<mark id="91hb5"><span id="91hb5"></span></mark>

<menuitem id="91hb5"><track id="91hb5"></track></menuitem>

        <mark id="91hb5"><form id="91hb5"></form></mark>
        <del id="91hb5"><form id="91hb5"><del id="91hb5"></del></form></del>
        新聞

        新聞中心

       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媒體報道 > 【中青報】6年超30萬人參與,第六屆兒童公益音樂會聚焦少數民族兒童

        【中青報】6年超30萬人參與,第六屆兒童公益音樂會聚焦少數民族兒童

        發布時間:2022-08-08  

        8月6日~7日,第六屆兒童公益音樂會在200多個城市近400座萬達廣場同步啟動。全國有超過10萬名兒童參演鋼琴獨奏、架子鼓表演、吉他彈唱、獨舞等各類節目。

        【中青報】6年超30萬人參與,第六屆兒童公益音樂會聚焦少數民族兒童

        兒童公益音樂會采用音樂+公益城市+鄉村的模式,每年為兒童打造一場公益嘉年華。繼打工子弟群體、聽障兒童群體之后,本屆音樂會將目光聚焦少數民族兒童的音樂夢想。

        8月6日,在北京舉辦的啟動專場上,甘肅文縣白馬藏族合唱團、湖南小金蟬侗族大歌合唱團、貴州丹寨苗樂團、四川涼山州彝族合唱團一一亮相,通過視頻連線進行專場演出,并帶來他們和音樂的故事。

        湖南城步縣長安營學校的小金蟬侗族大歌合唱團,沒有合唱臺,沒有任何專業設備,甚至沒有一個節拍器。為了訓練孩子們的節奏感,老師用當地傳統的竹竿舞來代替節拍器,進行練習。隨處可見的竹子是免費的,可帶來的快樂卻是寶貴的。

        【中青報】6年超30萬人參與,第六屆兒童公益音樂會聚焦少數民族兒童

        貴州省丹寨縣的苗族娃楊乾隆,家在排牙村。排牙村被稱為中國蘆笙第一村,村里的鄉親們曾經登上春晚的舞臺表演。楊乾隆有一個夢想——要搞個乾隆蘆笙樂團,和村子里的孩子們一起吹蘆笙,吹出貴州、吹到國外、吹到維也納,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個吹蘆笙的乾隆

        兒童公益音樂會總策劃人劉明勝介紹,公益音樂會有三個屬性:首先是公益屬性,培養孩子們從小要有愛心,要懂得回報社會;其次是音樂屬性,才藝表演是孩子們參與公益的一種方式;第三是勇氣和夢想屬性,音樂會是一個不以才藝高低為標準的舞臺,就是要培養孩子上臺表演的勇氣,同時通過小手拉小手去點亮那些遠離音樂的孩子們的音樂夢想。

        如今,兒童公益音樂會已連續舉辦六屆,超過30萬名兒童參與,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兒童公益活動平臺,被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評為兒童公益素養培養的示范案例。

        【中青報】6年超30萬人參與,第六屆兒童公益音樂會聚焦少數民族兒童

        在舞臺之下,通過愛心市集、公益拍賣等環節,以及孩子們通過自己勞動所得籌集來的400余萬元善款,全部被列入中華慈善總會公益音樂會專項費用,先后幫扶了丹寨苗樂團、北京大興行知學校蒲公英夢想合唱團、蒲公英中學打工子弟、天津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等團體。

        兒童公益音樂會面向兒童,兒童是我們的未來,上至國家下至每一個家庭,都要注重兒童德育、美育的培養,特別是隨著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,要培養每個人的公益意識,人人做慈善非常有必要。中國慈善聯合會秘書長胡小勇說。

        中華慈善總會副秘書長曾春光說,兒童公益音樂會是一座橋,連接了兩個群體,一方面,讓那些沒有條件的孩子能夠接觸和感受音樂帶來的力量;另一方面,每個參與音樂會的孩子都會在心里埋下一顆關于音樂、關于公益、關于愛的種子

        本次活動由中國慈善聯合會、中華慈善總會、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指導,萬達集團主辦。

        返回頂部

        欧美精品旡码一区二区三区,在线视频婷婷,亚洲自拍精品播放,亚洲 综合 欧美